性能问题 |
描述 |
问题特征 |
成因 |
线性内存泄漏 |
每单位(每事务、每用户等)泄漏造成内存随着时间或负载线性增长。这会随着时间或负载增长降低系统性能。只有重启才有可能恢复。 |
随着时间越来越慢 |
虽然可能有多种外部原因,但最典型的是与资源泄漏有关(例如,没有清理不能被GC回收的大对象,引起大对象不断积累)。 |
指数方式内存泄漏 |
双倍增长的内存泄漏造成系统内存消耗表现为时间的指数曲线 |
随着时间越来越慢 |
通常是由于向集合(Vector,HashMap) 中加入永远不删除的元素造成的。 |
糟糕的编码:无限循环 |
线程在 while(true) 语句以及类似的语句里阻塞。 |
可以预见的锁定 |
需要对循环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剪。 |
资源泄漏 |
JDBC 语句,CICS 事务网关连接,以及类似的东西被泄漏了,造成桥接层和后端系统的影响。 |
随着时间越来越慢 |
通常情况下,这是由于遗漏了 finally 块,或者更简单点,就是忘记用 close() 关闭外部资源的对象所造成的。 |
外部瓶颈问题 |
后端或者其他外部系统(如鉴权)越来越慢,同样减缓了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程序 |
持续缓慢 |
咨询专家(负责的第三方或者系统管理员),获取解决外部瓶颈问题的方法。 |
外部系统 |
应用程序通过太大或太多的请求滥用后端系统。 |
持续缓慢 |
清除冗余的工作请求 ,批量处理相似的工作请求,把大的请求分解成若干个更小的请求,调整工作请求或后端系统(例如,公共查询关键字的索引)等。 |
糟糕的编码:CPU密集的组件 |
一些糟糕的代码进行交互处理时,就挂起了 CPU,把吞吐速度减慢到爬行的速度。 |
持续缓慢 |
典型的解决方案就是数据高速缓存。 |
中间层问题 |
实现得很糟糕的桥接层(如JDBC 驱动程序、数据库连接池管理),由于对数据和请求不断的排列、解除排列,从而把所有通过它的流量减慢到爬行速度。这个毛病在早期阶段很容易与外部瓶颈混淆。 |
持续缓慢 |
检查桥接层和外部系统的版本兼容性。如果有可能,评估不同的桥接供应商。如果重新规划架构,有可能完全不需要桥接。 |
内部资源瓶颈:过度使用或分配不足 |
内部资源(线程池、对象池)变得稀缺。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加大负载时出现过度使用还是因为泄漏? |
随着负载越来越慢 |
分配不足:根据预期的最大负载提高池的最大尺寸。过度使用:请参阅外部系统的过度使用。 |
不停止的重试 |
这包括对失败请求连续的(或者在极端情况下无休止的)重试。 |
可以预见的锁定 |
可能是后端系统完全当机,或者网络连接中断。 |
线程:阻塞点 |
线程遇到同步阻塞,造成交通阻塞。 |
随着负载越来越慢 |
可能同步是不必要的(只要重新设计),或者比较外在的锁定策略(例如,读/写锁)也许会有帮助。 |
线程:死锁/活动锁 |
这是基本的“获得顺序”的问题。 |
突然混乱 |
“获得顺序”的算法不合理。 |